台灣的登山風氣超級興盛!不論男女老少都超級喜歡登山健行,這篇導遊丁小羽要帶大家來的是位於台北市北投區與新北市三芝區交界處的「小觀音山(台北抹茶山)」。其據說名稱取自著名的觀音山,而小觀音山是台灣大屯火山群的一群山峰,各山山峰環繞著全台灣最大的火山口,景觀十分秀麗!
在小觀音山群峰山稜線上可以欣賞到壯觀的大屯山、七星山、竹子山及欣賞到直徑1200公尺的小觀音山火山口遺跡,更可以欣賞到箭竹林草原,景觀十分相似近來年輕人爭相造訪的宜蘭礁溪抹茶山。也因此小觀音山更有「台北抹茶山」之稱,若想要欣賞這樣一片綠油油的景觀,可以選擇從大屯鞍部停車場起登至小觀音山西峰及西西峰,便能欣賞壯闊的網美景觀,而單程距離約1.5公里,不到1個小時便能抵達,CP值超高,而這篇小羽會告訴大家小觀音山交通及小觀音山入山申請須知,一起看下去吧!
20.05.10
從大屯山鞍部停車場一旁的登山口起登,經過山之家及戰備道、採筍道、山海關觀景台,接著抵達小觀音山西峰及小觀音山西西峰,採原路去回的路線,總距離約3公里,時間約1個小時又50分鐘,需爬升約262公尺,這部分也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另外回程行經採筍道與戰備道附近,有一小段路不小心多繞路,所以軌跡上多一小段路,已如下圖所示喔!
延伸閱讀丁小羽的登山配備:登山運動紀錄就靠這支運動手錶
另外小觀音山群峰登山路線是"需要"申請的!因為小觀音山屬於「鹿角坑生態保護區」,基於生態環境保護考量,依國家安全法第19條規定,需要申請核可才得以進入。
生態保護區入園申請系統傳送門:連結,選擇"小觀音山項目"進行申請。
申請時間:須於進出日期前3日(不含假日)至30日內以網路單一窗口向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出申請。
至於為什麼叫做小觀音山呢?其實它的名稱由來是來自非常有名的觀音山,但事實上小觀音山的山體和高度都比觀音山來的大喔!
接下來就趕快告訴大家怎麼來這裡吧!
開車騎車的朋友可以直接導航「大屯山鞍部停車場」,行經台2甲前往北投區巴拉卡公路,於101甲線道向左轉即可抵達。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停車場是付費停車場須用悠遊卡支付,所以記得要餘額高於$100元才能停車喔!
若是搭乘大眾運輸的朋友,可以於陽明山公車總站搭乘108遊園公車至「鞍部」下車,步行約100公尺可達「大屯山鞍部停車場」,而停車場一旁就是小觀音山登山口。
同時這裡附近也有一大屯山登山口,小羽之前就是從這裡起登的,這裡也附上文章,提醒大家可別走錯啦!
傳送門:大屯山群峰
入口真的不太明顯且沒有任何指標,而這裡有一處小徑下切就是了
補上回程時的照片,起濃霧時不易找到出入口,千萬要注意不要迷失方向啦!
一開始的路段馬上就是陡下的路段,沿途路段偏濕滑且偶有繩索,建議可以戴上登山杖及手套喔!
沒多久路段稍微平穩
我超級喜歡這裡的步道!
因為整體的氛圍原始又清幽,植被也超級豐富,讓我沿途忍不住一直讚嘆,天哪~假日時段怎麼會這麼少人來呢?這裡簡直太棒太美好了!
行經約5~7分鐘,會抵達這處日治時期的山屋遺跡「山之家」
國立公園山之家,海拔825公尺,眼前的景象讓人不敢相信這裡以前有山屋吧?
而這山屋起源於昭和12年(西元1937年)台灣總督府在陽明山區成立大屯國立公園,並在隔年在此地設立山之家,為約18坪左右的木造平房,周圍規劃了草坪露營區
更有浴室、食堂、壁爐及賣店等設備,可惜的是在不久後的二戰爆發,國立公園規劃停擺而因此荒廢,現在的景象已不能想像曾經的風貌。
在這鞍部會看到許多登山隊的登山布條,代表自己沒有走錯喔!
近幾年這路線越來越多人朝聖,指標上也十分貼心清楚,在此處樹幹上有非常詳細的指引,大家跟著走即可
而這裡才是小觀音山西峰的登山口喔!
接下來的路段都差不多是像這樣泥土及樹根為主的山路
這段路有許多高大的樹,所以並不曝曬,但樹林路段走著走著也還是會爆汗的!
偶有大石的路段
路段部分偏濕滑,也有許多落葉
這指標一旁還有山之家戰備道可以走,但建議走我分享的路線就好囉!
經過這分岔路口特別要提醒一下大家,因為左下切有一採筍道,回程的時候我就是在這裡不小心走錯而多繞一小段路的!
建議大家在行經岔路時可以多留一點時間確認一下指標,而這段路上切開始是箭竹林的路段喔!
經過重重的箭竹林,終於已經可以看到山景的景色了
這一段路的箭竹林都比人高,所以也不太會曝曬喔!
竹林秘境的步道真的很浪漫
從登山口步行大約30~35分鐘,可以抵達一處山海關觀景台
這裡的視野超級好!
建議大家可以停留欣賞美景,左為大屯山,又為菜公坑山,而下方的位置是二子坪停車場,那裏有遊客中心十分方便
對面就是我之前分享的大屯山,也是很棒的登山路線
照片中還可以看到我起登的大屯山鞍部停車場,不知不覺間已經爬了這段路了呢!
休息片刻後,大約剩下5分鐘的箭竹林路段可以抵達小觀音山西峰
小觀音山西峰到了!
海拔是1043公尺,這裡尚有一個6號大屯溪古道防迷標誌
這裡的箭竹林快比人高,在視野展望上比較沒這麼好,所以只能這樣拍照留念代表自己有來過啦!
從西峰望去對面的小觀音山群峰有許多的發射台及轉播台
這裡另有一處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比較特別的是一旁還有一個這樣的西稜峯
在小觀音山西峰往西西峰的方向看去,山頭上十分熱鬧,而那裏也是最佳觀景的所在
在行經西西峰的路上步行約3分鐘,還有一個可愛的觀景台,一旁的指標寫著「解脫嶺」,估計是山友們解放的小天地吧?
在解脫嶺的景色更清楚了,一片綠油油的景色,是由芒草及箭竹林所拼湊的山巒,不愧是台北版的抹茶山啊!
登山不到一小時就能有這樣的景色,而且目前假日不需人擠人,真的十分值得一來。
接著我繼續前往西西峰,此時需翻越許多大石塊才能抵達
此時飄來一陣雲霧,讓此時的抹茶山像極乾冰版的抹茶冰XD
遇上一群從三芝上來約50人的登山隊伍,還有許多小朋友喔!
等待隊伍的同時,就坐在大石頭上歇息吧!
只是此時的雲霧似乎沒有要散去,反而越來越濃厚,而逐漸成了白牆的景象
沒多久的時間已經完全看不見原先的抹茶山巒,不禁慶幸自己於西峰及解脫嶺已有欣賞到壯麗的火山口
約莫5分鐘左右的路程可以抵達小觀音山西西峰,舊稱「北竹子山」
看到這此路不通的標誌就代表到囉!
這個木樁是5號大屯溪古道防迷標誌
再往上走去會看到一個八戒石標誌,不禁讓人好奇為什麼叫八戒石呢?
小觀音山西西峰,海拔1056公尺,是視野最好的位置,只是因為恰好遇上起濃霧,所以看不見一旁的山巒景觀
在山林中的天氣真的很多變化,上一秒鐘還能看見環景景觀,下一秒馬上變白牆,於是在下午的兩點半左右,我決定停留約半小時等待霧氣散去
此時自備水袋真的很方便,補充一下上山流失的水分
濕氣漸重,漸漸也飄了幾滴霧雨
等到至下午15:00左右,眼看濃霧似乎不會散去,於是我就趕在天黑前盡快下山,而下山的路徑我是採原路折返,左切則是前往北峰及大屯溪
與剛剛來的景象以截然不同
接過了大石路段,接著就是箭竹林
回程的路徑都還算明顯,但因為霧氣確實比較重,所以建議一定要下載離線地圖才不會迷失方向
於下午03:58分平安回到登山口,此時正有一批年輕人討論是否要前往現今最夯的台北抹茶山..
這部分也提醒大家,雖然路程必不長(若跟我一樣只走至西峰),但真的不要太晚上山,山林氣候真的很多變,建議不要中午過後上山
而若是跟小羽一樣假日前往,則會遇上仰德大道管制而須繞道至北投行義路上山,這部分的塞車時段也需要多估算預留喔!
後記
山林常起大霧,容易迷失方向,建議大家需先做功課爬文截圖記錄及下載離線GPX地圖。
沿途有山徑、箭竹林及過大石頭路段,路段偏濕滑要額外小心!
登山配備建議須穿舒適防風長袖登山衣物、防水登山鞋 、防磨手套 、頭燈,登山杖及行動糧則看個人需求
最後交通部分,開車騎車的朋友可以直接導航「大屯山鞍部停車場」,行經台2甲前往北投區巴拉卡公路,於101甲線道向左轉即可抵達登山口
若是搭乘大眾運輸的朋友,可以於陽明山公車總站搭乘108遊園公車至「鞍部」下車,步行約100公尺可達「大屯山鞍部停車場」,而停車場一旁就是「小觀音山登山口」
但公車時刻表建議大家也要先查好
這次小羽是採「直去直回」的路線,從登山口到小觀音山西峰及西西峰,總時間耗時約2小時,全程距離約3公里
若想要走O型縱走的朋友行經小觀音山主峰及北峰,則須多估一倍左右時間,這部分也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以上就是小羽小觀音山的登山紀錄分享,提供給也想要就近來到台北近郊一探台北抹茶山的山友們,它真的是一個非常值得前往的少人登山路線啊!
祝大家都有一個開心又愉快的爬山行,如果有什麼建議或問題歡迎留言給我:)
最後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也別忘了幫我分享給需要的山友唷!
感謝你們的收看
我是丁小羽,下次有緣山上見啦!
***所有的旅遊好康都在這~大家快來看看唷***
※亞洲飯店的最新優惠資訊都這在這►►『亞洲第一的訂房平台AsiaYo』
※去花蓮不知道住哪?讓小羽來告訴你►►『花蓮優質的飯店、民宿都在這』
※花蓮的海景飯店、民宿不知道怎麼挑,看這邊就對了►►『花蓮第一的海景飯店、海景民宿全收錄』
※這裡給你台灣的防疫旅館、安心旅館的最新資訊►►『安心旅館就訂AsiaYo』
※振興抵用券全攻略,國旅住宿最高折抵800元►►『振興抵用券懶人包』
※旅遊房疫戰,防疫大補帖,免費取消別安心►►『各國的防疫早鳥優惠價~快來搶!』
***所有的旅遊好康都在這~大家快來看看唷***
更多的台北市、新北市登山懶人包都在這: